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
正文 |
《焦作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办法》正式施行 |
2013年5月28日 硕博招聘网 |
|
|
|
即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焦作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引进对象、引进方式、引进及审核程序、优惠及奖励政策、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为焦作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亮点一:重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高层次紧缺人才是指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紧缺的经济方面人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拥有的技术、专利、成果在焦作实现引进、研发和转化的人才以及医疗、教育、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方面的领军人才。 《办法》指出,引进高层次人才应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围绕焦作市战略支撑产业、新兴产业和新型农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等方面领域,形成一批以知名专家学者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科和业务带头人为骨干的创新创业群体。 为更好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本市实施“焦作英才588计划”,即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从8个领域培养、引进800名高层次、高技能、紧缺型人才:主要包括高层次科学技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医学名家,教育名师名校长,文化、旅游领军人才,金融证券、投融资等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现代农业领军人才。 亮点二:奖励政策优厚,享受安家及津贴待遇 《办法》指出,市政府从2013年起设立高层次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安家补助费、生活津贴等费用。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每人5万元到10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助,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办法》指出,入选“焦作英才588计划”的人才,可直接享受企业或公益类事业单位技术岗位负责人相应待遇等;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等。 当前,焦作市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偏少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此,焦作市不仅重视人才的引进,而且还制定了优厚的奖励政策,为高层次人才营造了安心生活、专心工作的良好环境。这彰显了焦作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魄力和决心,也为引进各类高层次紧缺人才、建设一支符合全市经济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优厚的奖励政策有利于激励和吸引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来我市扎根,全身心地为焦作市经济社会建设作贡献亮点三:保障措施全面,协调解决后顾之忧 除了灵活的引进方式和优厚的待遇外,对人才工作、生活方面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至关重要,只有关心人才、帮助人才解决实际困难,才能真正把引来的人才留住,也只有把“关心”二字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行动上,才能让人才脚踏实地为焦作市经济发展服务。 《办法》指出,各有关部门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建立“绿色通道”, 创新和完善人才入境、落户、社会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政策措施。市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系统,实行一人一档、专员服务制度,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人才引进中,纯属流动原因不能正常接转人事关系的,经市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确认后,可重新建档,工龄连续计算;引进人才随迁、随调的配偶来本市工作的,原则上由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负责安置;其子女需在本市就读中小学的,由教育部门负责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对符合“焦作英才588计划”条件的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进入超(满)编的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文化领域等公益类事业单位,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按照“特需特办、人编对号、人留编留、人去编销”的原则,设立引进人才专项编制。 将“焦作英才588计划”人选纳入医保范围,提供高水平的健康医疗服务。每年组织高层次人才体检。 筹划建设“专家人才公寓”,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解决住房问题,切实营造良好的留才生活环境。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班子成员要分别与1-2名高层次人才结成联系对子,关心、解决人才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能够使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来焦作市安心工作,《办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多角度、全方位解决高层次紧缺人才在从当地来我市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他们来焦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并切实感受到焦作对他们的欢迎和关怀之情。 “这表明我市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求贤若渴和‘不拘一格取人才’的决心。这些政策有利于高层次紧缺人才积极主动地来我市寻求发展机遇,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的自然环境、人才引进基础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为此,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办法》,不拘一格地广揽人才、留住人才,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
|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
|
|
|
|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