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高校教师新闻 > 正文
高校教师为何不注重应用研究之原因分析
2014年2月8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高校教师为何不注重应用研究


前言:这两天,林中祥教授连发两篇关于高校教师与应用研究方面的博文,在科学网上产生很大反响。我也很赞赏、受到触动。因此就此话题,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说几句。

一、教师做什么取决于值价观

高校教师作为社会中群体之一,与他人无异也是追求名利的;名利相权,更重名(实际上有了名,也就有了相应的利)。主要体现在辛辛苦苦顺着职称梯子不断往上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院士(绝大部份教师可能不把院士当回事)。当前职称评定体制决定了要评职称发表论文是关键,因此即使没有项目经费支持,也会创造条件做一些能发表文章的理论研究;相对来说应用研究较难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因此被淡化。

二、教师做什么取决于需求

虽然相比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被淡化;但我认为大部份教师不缺乏应用研究的积极性,有机会不会放过。一是将知识、理论转化成技术形成生产力是掌握知识、研究理论的目的;再者研究经费是好东西、谁都不会拒绝,况且高校财务制度对来自企业应用研究的横向课题经费管得较松(钱好用)。

国内高校应用研究做得不够好,一种情况是:企业没有技术需求。近些年接触过不少企业,从个体作坊到行业内年产值几十亿的龙头企业。他们中很多仍处于测仿或“反设计”阶段、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因此提不出技术需求、也不需要技术支持(仿制技术还是需要的)。都知道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但企业领导需要任期内具有可展示度的成绩;相反令人感动的是:基层的技术人员对技术充满渴望、希望与高校建立合作。因此从需求角度来说,不是高校教师不重视,而是因为市场少需要。尽管各级政府制定了不少政策促进企业与高校开展应用研究,但是,应用研究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需求或市场需求。

也有一种可能:高校不能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这种情况应该较少。企业不能像去商场买东西一手交钱另一手就可拿到货。既然是研究,总归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有结果。在双方诚信的基础上,假以时日、一般是可以拿到想要的结果的。

总之,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高校教师是被动的;不注重应用研究症结不在高校教师。最后引用赵本山小品中一句话:猫走不走直线取决于老鼠。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