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体面的知识分子,已悄然间成为社会的“夹心层”,既不符合买经济适用房条件也无力购买商品房,置身于市场和政府保障间的空白地带。处在人生发展重要时期,却身负教学、科研与家庭三重重任。
近日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社会发展报告》显示,刚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收入偏低,“月光族”较多。但尽管如此,高校青年教师因职业稳定,依然是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首选。
现状
高校教师收入悬殊引发关注
日前,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布的2012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称,研究人员对11所北京市属院校、7所部属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教授2010年总收入最低的为4.95万元,最高者为79.7万元;副教授2010年的年收入最低者只有2.8万元,最高者为67.1万元;讲师最低者只有2.2万元,最高者为57万元。”并且,由于高校教师收入受市场化影响较深,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个人,收入千差万别。
报告指出,“市场化”收入体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就容易忽视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报告还提到,高校教师的收入已经影响到了其工作投入和创新的积极性。
目前我省共有高等学校96所,自2008年到2011年,江西省普通高校4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呈逐年上升趋势,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我省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然而教师们都表示,收入与付出难以成正比,压力非常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科研任务重、教学任务多和经济收入少。薪资待遇成为焦点问题,而这三重压力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生活幸福感。
声音
看上去很美,其实“压力山大”
南昌某高校一位新闻专业的老师坦言:“作为任课老师,我和我的同事教学压力其实很重。比如说我上新媒体这门课,去年这时候还不需要怎么讲微信,今年就要重点讲了。三年前我教授的内容有很大一块是博客,现在基本可以删掉了。明年不晓得又要补充啥。”
这位新闻专业老师的同事王某,今年33岁,他告诉记者:“这个学期,我开了两门课,也是压力山大,要新准备很多资料、案例,时间进度上安排不赢,就只好边上课、边积累、边更新。我们其实就是‘工蜂’,每天马不停蹄,真的很累。”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省内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多数青年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科研的时间根本不够用。
收入不理想,兼职成主业
“很多人都认为高校教师是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首选,也是家长眼中稳定、体面的工作,您觉得呢?”对于记者问及的这个问题,某高校青年教师李某无奈地笑道:“大家都给高校教师罩上了很美的光环,说实话,这个香饽饽其实并不‘好吃’。就比如我们学校,讲师每年收入为3~4万元、副教授年收入为6~7万元、教授一年才拿8万余元。收入较高的,也是不断做项目争取来的。而对于那些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事实上薪资普遍偏低,‘月光族’不少。我有一个同学在北京一所211高校任教,已经是副高了,全年总收入也不过7万元(含1.5万元房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但事实确实如此。”
记者了解到,20~30岁之间的高校青年教师能买得起房的并不多,而买上房的教师,往往又承受着房贷的压力。
记者采访中发现,多数高校青年教师在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方式贴补家用,甚至有部分教师的兼职收入成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重压之下,无心教学
而由此衍生的另一个问题是,高校教师的收入已经影响到了其工作投入和创新的积极性。“作为高学历群体,我们收入低,压力大的现状未能得到改变,上课、科研、报项目、发论文、评职称、上博士、写专著,成了我们头上的重重大山……高校教师也是人,付出不比别人少,但是面对不理想的薪资,我觉得不公平。”某高校一社会学教师抱怨道。
记者走访省内部分高校发现,老师迟到、因出差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某高校一位大三的学生告诉记者:“很多课,老师会提前通知说不上,事后也没说要补回来。没有哪个星期,我们的课是满满当当上完整了的。”
而这种现象,在我省民办高校尤其普遍。对于民办教师来说,除了较低的收入之外,还要承受着较为沉重的教学、管理和招生压力。教学任务还不算是老师最为重要的任务,学生的安全以及招生在民办高校才是第一位的。由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也不高,很多教师不愿长期从事民办高校教学,这就使得学校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甚至有个别老师不按照合同规定,没有完成整学期的教学任务就主动辞职,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
建议
应淡定面对投入与产出比
高校青年教师的困境也直接影响学生群体,不少高校学生在网上纷纷吐槽,呼吁提高教师待遇。
高校教师一直是不少求职者的首选,也是家长眼中稳定、体面的工作。但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要想静心做学问、搞教学,对年轻老师是个不小的挑战。作为过来人,华东交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有三点心得,希望和青年教师分享。
其一,如果暂时改变不了外部环境,那么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让自己保持安静从容的心态很重要。要避免急功近利的风气干扰,因为高校老师的科研教学投入与产出存在时间差,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心态的安静从容很重要;其二搞好工作积累,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现在高校发展形势变化很快,但是无论怎么发展,搞好本职工作,当机会出现时,积累与付出是会得到承认的;其三,做好职业规划。大学教师职业是一生的,而不是一时的,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按着这个目标向前走,避免迷失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