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高校教师新闻 > 正文
高校教师糊弄学生不只是作风问题
2013年12月5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日前,云南民族大学收到一封学生家长来信,信中尖锐地指出学校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教风学风。学校痛定思痛,决定公开亮丑。此信公开之后,在云南全省高校中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大震动,一场动真碰硬、改变不良校风教风学风的行动正在云南各高校展开(据12月4日《中国青年报》)。
    针对家长举报信列举了一些不良教风乱象,云南民族大学也相应作暗访,发现部分教师上课迟到、早退;上课无教案、备课不充分、授课内容枯燥、随意调换课时等。暗访表明这些现象,一则不是个例,具有相对普遍性;二则与教师的能力无关,而是对待教学的态度,可以用一个“混”字概括,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啥区别,不尊重学生、不尊重职业。
    针对这些现象,该校校长彭金辉说,“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是师德师风建设不够、责任缺失;是教学管理不到位、监管缺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缺失。”的确,从作风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剖析不无道理,根子在教学管理的虚无。问题是,教师普遍缺少了对职业的敬畏,绝对不是简单的管理问题。这些教师为什么敢糊弄学生?为什么能糊弄学生?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高校教学的大锅饭现象一直为人诟病,一方面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教多教少一个样,一门课程多少个课时,一个课时多少课时费,教师的价值与收入与学生听课多少、教学质量好坏无关,等于是对惰性的怂恿,所以能糊弄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讲课缺少足够的评判权、选择权,决定不了教师的收入,制约不了教师的利益,所以敢糊弄学生。

    可见,高校教师糊弄学生绝不仅仅只是作风问题,根本还是大学体制机制僵化的外在症状之一。大学教学应当被看作是一种商品或者一种服务,能够实现价值的差别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才可能用利益的杠杆撬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讲得好,选择的学生多,收入就会提高,相反讲得不好,学生不喜欢,没人选择,还可能面临着淘汰出局的危险,倒逼教师重视教学。
    事实上,这样的机制设想并不新鲜,在国外大学叫“学分制学费”,学生不仅可以选课程、选教师,甚至还可以跨大学选择自己喜爱教师的课程,并有一套成熟的制度作基础,成为教师从教必须要遵循的游戏规则。虽然,包含有“学分制学费”设计的“学分制改革”在几年前已经列入了高校改革计划,但到目前为止进展缓慢。教学改革突出的是学生自治、学术自治与教授治校的融合,即学生、老师与学校在利益格局的地位与作用需要得到相应的调整,其根连着大学体制改革。显然,打破大学教学的大锅饭,前提仍是大学去行政化。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