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人才资讯 > 正文
天下英才如何“聚而用之”?
2017年4月17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16日说,2016年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人员达90余万人次。同时,2016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达43.25万人,创历年新高。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海外人才到来潮和回归潮的澎湃而至,如何为他们提供更便利的创业和生活环境,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未来5年中国可能迎来“进大于出”的人才拐点
耶鲁大学硕士生黄启洋曾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工作,但最终选择了回中国创业。他的项目是研发中国第一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相生物芯片检测系统,应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流行病监测等领域。
“这几年国内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留学生纷纷回国。”黄启洋说,“深圳的政策对创业扶持力度很大,创业氛围很好,鼓励敢试敢闯,产业链也完善,最适合有想法的‘海归’。”
“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是吸引外籍人士和留学生的最大因素。”张建国表示,“还有就是我国政府、企业、高校等机构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多。”
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并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都为外籍人士和留学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无论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还是‘一带一路’,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参与其中不仅是找到一份工作,做出一番事业,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265.11万人。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6年的82.23%。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可能迎来“进大于出”的人才历史拐点,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中国一定要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和我国经济地位上升的历史机遇,支持国际组织、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来华开展科研合作,组建科研项目办公室,成立研发中心,实现引资、引才、引技相结合。”张建国说。
打破“六难”吸引更多人才
上海亲合力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辰告诉记者,在上海以外很多地方,只有符合入选国家顶级引才项目“千人计划”等条件才能直接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大多数外国专家只能办理普通的工作类居留许可证,不少人因此面临着反复签注的麻烦。
张建国坦言,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的做法相比,我国引进外国人才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在近日召开的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明确指出,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以破解“六难”问题为重点,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所谓“六难”,是指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中遇到的优惠政策享受难、落户就学办理难、开户融资难、知识产权应用难、政策限制放开难、文化理念融合难等。
对此,我国已经有所行动。例如,从4月1日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来华工作由原申办外国专家证、外国人就业证改为统一申办外国人工作许可证。
外国人在线获得《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后持有效护照或证件即可至我驻外使、领馆办理签证,取消了邀请函或邀请确认函申办环节。此外,已入境的外国高端人才可境内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弥补短板放眼“高精尖缺”
“当前,引才工程‘遍地开花’。一方面我们要对现有工程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另一方面我们要针对外国人才特点实施契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需求的引才工程,避免高成本、低质量的重复引进和‘人才浪费’,真正让人才工程发挥实效。”张建国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目前顶尖的留学人才回国的依然不多,应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并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吸引这部分精英群体回国发展。国家外专局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去年拿到中国“绿卡”的海外人才只有1000多人,而有的西方国家则达到上百万人。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说,各个省份都有不同吸引人才政策,以北京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共出台了100多项政策,相对零碎,如何实现整合,改变之前不适合当前发展的政策,是未来对海外人才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调研评估,结合本地区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能够紧紧围绕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占据产业链前端的优势产业集群,以产业发展引才聚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深圳市睿海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武说,各个城市应充分发挥海外人才的自身优势,让他们动员和推荐更多的国际一流人才来中国发展,积极培养有潜力的年轻后备人才。
据新华社深圳4月16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7年04月17日第1版 版名:要闻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