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人才资讯 > 正文
调查:名人入高校执教:35.4赞同 22.2反对
2014年8月4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近年,不少高校积极聘请社会名流,尤其是知名校友入校执教,引起了社会热议。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57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6.8%受访者就读的学校曾聘请名人执教。受访者认为,开阔眼界与活跃课堂气氛是名人授课带给学生的主要收获,课时少和教学规划不清晰是名人授课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65.4%受访者认为名人执教应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

  受访者中,学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人分别占60.9%、8.8%和0.8%。

  2012年11月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开始在中国传媒大学讲授口述历史研究课程。曾经修读过崔永元这门课程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李芝对知名校友回校执教表示支持。“虽然第一节课因为人多变成了一场讲座,但口述历史的主题没有变。小崔用他惯有的幽默跟我们聊,让我觉得口述历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姜月认为,名人执教在学科前沿、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对于学科和学生的发展十分有益。而且一些知名人物在青年群体中具有偶像效应,对青年更具影响力。

  调查显示,在受访者看来,开阔眼界(57.1%)与活跃课堂气氛(57.0%)是名人授课的带给学生的主要收获。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业界人脉(37.8%),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26.9%)和锤炼学生品格(17.5%)也被受访者看作名人执教的有益之处。

  不过,名人执教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课程时数少(49.2%)和教学规划不清晰(48.4%)是名人授课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其他问题还包括:责任心差(38.9%)、没有真才实学(34.5%)、浪费教学资源(21.5%)等。

  2013年1月22日,著名作家莫言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聘任仪式在北师大举行。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清华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莫言此次正式就任教授,属于学校有编制的职员。他指出,比起理论型教授,作家型教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作用。他同时表示,莫言授课应该不会是常态,会面对全校学生做一些讲座。

  当下,越来越多学校都积极聘请名人入校执教。调查显示,61.9%受访者认为学校这样做是为了提升自身知名度。在受访者看来,学校聘请名人执教的其他原因还包括:发挥名人榜样作用(43.6%),扩大学校影响力(32.1%),提高办学质量(25.6%),促进学生就业(22.3%),加强学校与行业间联系(18.7%),学科建设需要(14.2%)。

  17.2%受访者直言有些学校聘请名人执教是盲目跟风的表现。

 名人为何乐于入校执教?

  调查中,63.3%受访者认为名人入校执教是为了扩大自己名气,34.9%的受访者认为名人执教是为了提升自身行业地位,29.8%的受访者认为名人执教是出于“母校情结”,26.8%的受访者认为名人执教是为了方便做学术研究等。

  作为将口述历史研究引入学校的牵头人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党委副书记卜希霆认为,学校与知名校友的合作是互相“借势”。“学校希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设立能够带动相关学科研究。对于崔永元个人来说,则是完成从新闻实践到学术研究的角色转变”。

  调查显示,35.4%受访者赞同学校聘请名人执教,22.2%受访者反对,42.4%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入校执教的名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调查显示,受访者最看重的是扎实的学术功底(65.4%)和丰富的从业经验(62.8%),其次是良好的人品(60.2%)和一定的教学经验(42.2%)。还有26.3%受访者认为入校执教的名人应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

  “高校引进名人执教要慎重。”卜希霆认为,名人的业界经验可以引导大家挖掘新的教学方向和教学增长点。但教书是有关学科建设的百年大计,引入名人时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长远规划,有效利用名人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辅助。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忠明认为,名人进入高校系统教书,需在相关领域有所研究、有所创新或在前沿领域有发言权,避免急功近利。他建议,引入名人执教的高校提前做好规划,建立完善的引入机制。比如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和学者进行投票,对名人执教的讲课质量进行控制。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