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人才资讯 > 正文
跌倒在“职称墙”下的岂止是高校教师
2014年8月20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原标题:跌倒在“职称墙”下的岂止是高校教师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扩招,加快引进年轻师资,在严控职称比例的背景下,副教授职称僧多粥少,职称评定、讲师晋升成为了校园里的一场“惨烈”的争夺战。(据《中国青年报》)
  高校教师入职门槛不断提高,职称评定“僧多粥少”。对大学管理者来说,似乎只要不断调高职称指标,提高论文数量、发表期刊的档次,就能达到遴选老师的目的。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所谓的论文成果当中,有多少只是围绕晋升目标、为考核过关而炮制出来的?为了达到这些指标要求,又有多少教师放弃了自己的学术理想和教育理想?
  几年前,云南大学一位副教授就坦诚: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教学竟会“毁灭”教师,其实就是因为,如果高校教师把精力过多花在教学上,必然会疏于写论文、做学术,这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晋升之路。今年4月,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升职称的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就被清华大学解聘,不过其后校方却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将这位“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上。本应该着眼于评价教育、学术能力的职称,竟与教师的实际教学贡献、学生评价背道而驰。很显然,只是简单用论文数量指标来评价教师的职称机制,只会引导教师围着指标转,很难科学衡量教师的实际能力与贡献。
  只拿论文数量说事儿的“职称墙”下,跌倒的岂止是高校教师!须知,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理应是教育与学术,而不是论文数量。要让中国高校真正找到自身竞争力,就必须让教育和学术回归本位,让教育、学术评价真正成为针对教育贡献、学术贡献的评价,而非简单、粗陋的几个职称指标。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