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 道 > 人才资讯 > 正文
中国人才“万人计划”已获得国家批准 行政亦需接轨国际
2012年8月1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酝酿已久的国内人才“万人计划”已获得国家批准,即将发布实施。该计划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相对应,但是面向国内,再加上此前的“青年千人计划”以及“外专千人计划”等重大国家人才工程,中国顶尖人才的“千万”格局渐成。
  
  避免高校名额“分肥”
  
  日前,中组部人才局副局长宋永华在上海参加高校创新型人才引进与培养交流会时透露,为了兼顾国内国外人才资源,中央已经决定实施和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内人才计划,简称万人计划。“万人计划已经中央领导批准,在近期发布实施。”
  
  “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上海财大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互补,更侧重对中国问题深有研究的急需人才。“由中组部负责评选,对标国际,不看学校背景,看个人成果。”
  
  田国强强调,要保证计划实施,宜采取国际同行评审制度,避免高校对名额“分肥”。
  
  不久前,武汉大学原校长、知名教育改革家刘道玉,就批评当前高校的人才评选问题。他说:“很多学者进不了长江学者,就巧立名目,搞了一些以名山秀水为名的学者,黄河学者、泰山学者、天山学者,名号有38个之多。用名山秀水命名学者,改变了实质没有?没有,他们还是原来的学者。”
  
  除了万人计划,宋永华透露,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尤其是青年千人计划;二是外专千人计划,特别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领域,鼓励和支持引进一批非华裔的外国专家,促进学科的国际化程度;三是顶尖千人计划和团队,希望在一流学科、一流领域,加大力度引进国际顶尖的人才,组成创新团队。
  
  行政亦需接轨国际
  
  2008年底,中央制订实施“千人计划”,至今效果明显。目前已分7批引进2263名海外高等人才,其中创新人才1818人,创业人才445人,到高校工作的1168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科研创新的千人计划专家共承担实施国家地方科研项目2886项,总额达到153亿元。2012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70立项中,千人计划专家担任首席科学家有18个,占25.7%,在自然科学等杂志发表重要论文50多篇,部分千人计划专家在生物科学、量子计算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晓漫直言,千人计划打开了中国高校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大门,几年来引进的高水平人才比几十年总和还多,而“青年千人计划”则使得中国高校可以和西方高校竞争青年人才。
  
  上海财经大学为此还在全国率先创设了“常任轨”制度,依据国际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对海外引进的“常任轨”老师进行三年中期考核和六年终期考核。
  
  经过7年努力,上海财经大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国际顶级论文发表数跃居前列,科研课题也明显增加,近期还成立了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探索创新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体制机制。
  
  除了吸引人才,如何“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人才也是个考验。北大副校长海闻认为,人才与国际接轨的同时,高校行政系统也必须跟国际接轨。“让海外回来的学者感觉到行政系统是为他们服务的,而不是成为他们的管理者或障碍。”
  
  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则建议,在引进人才思路上还要创新,现在各种人才计划思路相似,即政府制定人才标准,然后审查挑选给经费。他支持广义上的人才,像马云这种富有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的创业人才,也需要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可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传 真:010-69750702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