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 道 > 人才资讯 > 正文
两起海外高端引进人才造假事件暴露国内引进人才审核存漏洞
2012年8月1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十天之内,从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到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陆骏,连续被曝光的两起海外高端引进人才造假事件,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国内学术欺诈行为的高度关注。
  对于最新进展,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告诉记者,傅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的导师丹尼尔·皮欧梅利教授说,该校早就注意到傅瑾伪造学历和职称并同时在厦大任全职教授一事,在几个月前就对傅瑾进行了调查。
  方舟子从皮欧梅利教授那儿获得的消息是,目前傅瑾已离开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皮欧梅利实验室怀疑其论文数据有问题,正在验证其结果是否能被重复,现在还未查实有问题。
  如果说傅瑾的博士学位造假还算是“常规造假”的话,陆骏的“移花接木”冒用数人履历和论文的行为,就被很多声音认为“闻所未闻、匪夷所思”。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对此玩笑似地在博客中感叹:“谁说中国人缺乏创造性?”
  “人傻,钱多,速来”,对学术骗子频频来国内学术界“淘金”的现象,有人这样反讽道。相继曝光的造假事件,暴露出国内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三人经历凑成一人,大胆造假“羞煞了中国人”
  7月20日,方舟子在微博上对傅瑾履历中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说:“我未能找到傅瑾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找不到她在哥大期间发过第一作者论文,仅此基本可判定她没有博士学位。”
  傅瑾2004年被引进厦大,担任讲座教授。从2009年9月起,被聘全职教授,同时成为福建的“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该计划全省每年仅几十人入选。
  方舟子断定,傅瑾是利用中美学位制度上的差异造的假:“美国医学院毕业生都是医学博士,可以去做博士后。所以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即使是学士也在美国自称医学博士去做博士后。据同期在哥大医学院留学的人说,傅瑾就属于这种中国‘医学博士’后。”
  随后,方舟子辗转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位查询机构的信息,该机构称找不到傅瑾获得过哥大学位或曾经在该校入学的记录。
  《厦门日报》7月26日报道称,25日,厦大经调查确认,傅瑾应聘时提供的博士文凭“完全是假的”。这份伪造的“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上显示,傅瑾在199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学位”,上面甚至还有哥伦比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导师和系主任的签名。
  厦大同时表示,将解除和傅瑾的工作合同,做辞退处理。
  7月27日,方舟子又在微博上称,有网友发现陆骏列的7篇高档次论文,全部是冒用耶鲁大学助理教授卢俊的成果。
  资料显示,陆骏2011年11月被引进北京化工大学,并很快成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方舟子将两人的资料检索出来比对后认为,两个人的学历、工作经历、长相都不一样,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在调查中,方舟子还有许多“有趣”的发现:陆骏不仅论文冒用别人的,博士学位也是冒用同名同姓者的。因为陆骏自称是1999年北京工业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应用科学学士,2004年在多伦多大学获得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多伦多大学2004年的确有一个叫“Jun Lu”的人获得博士学位,但他是1999年在该校获得的硕士学位,与陆骏所说的不符。而且,多伦大学的“Jun Lu”父母是台湾人。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可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传 真:010-69750702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