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9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先后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名单,武汉大学新增5位院士。其中,张俐娜、龚健雅、舒红兵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晓红、李建成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至此,我校院士总数增至16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科学院院士7名、工程院院士9名(含两院院士1名)。 我校今年院士增选结果呈现几个特点:增选数创历史新高,科学院、工程院都有新增。一批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教授进入院士行列,院士年龄结构更加优化,其中舒红兵44岁,是我校今年新增院士中最年轻的;李建成46岁,是中国工程院今年新增院士中最年轻的。院士所在学科覆盖面更广,其中测绘学科6人(其中1人为两院院士)、生命科学学科3人、化学学科3人、水利工程学科2人、矿业工程学科1人,在若干优势学科形成了院士群,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一些优势学科的优势。张俐娜是中国科学院今年新增院士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武大历史上第一位女院士。 我校新增院士中,张俐娜属化学部,龚健雅属地学部,舒红兵属生命科学学部,李晓红属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李建成属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此次中国科学院共增选51人,工程院共增选54人。 另据悉,此次武汉大学还有两位校友当选院士,其中万卫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卫星,男,1958年7月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波传播专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康绍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男,1962年11月生,1982年7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2011年武汉大学新增院士简介 张俐娜,女,1940年8月生于福建光泽。现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85年赴大阪大学研究一年多。《Cellulose》、《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和《高分子学报》等编委。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农业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学交叉学科,其成果的原始创新性以及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发现了一种崭新的低温溶解法,开创了高分子低温溶解的技术及新机理,并已初步实行工业化试验;开辟了构建基于天然高分子新材料的途径及揭示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创建了无污染、价廉、生产周期短的人造丝和玻璃纸生产新方法;揭示了多糖链构象及其构效关系,可推动食品和生命科学的发展。近十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国际合作等项目10多项,总经费约1300万元。基础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10余篇,其中370篇发表在国际SCI源刊;主编专著3部;获准专利62项;获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获国际上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Anselme Payen)奖。 龚健雅,男,1957年4月生于江西省樟树市。现任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龚健雅在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提出了GIS中的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和互操作模型,引领了面向对象GIS和面向服务GIS的发展;提出了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大幅提高了遥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基于自创的理论与模型,自主研发了GIS基础软件与网络服务平台以及遥感地面处理系统,解决了国家重大需求。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其中第一作者专著6部),发表论文430多篇(其中期刊论文290多篇、第一作者论文80多篇、SCI论文30多篇、EI论文180多篇),论著他引9000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一等奖5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Dolezal成就奖1项。 舒红兵,男,1967年1月生,重庆荣昌人。现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系,1990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5年于美国Emory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专家,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发现了多个在病毒感染诱导细胞表达I型干扰素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信号蛋白,为了解细胞抗病毒反应的分子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发现了多个负调控I型干扰素过量表达的蛋白和作用机制,这种精细调控机制避免机体产生过激的免疫反应;发现了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阐述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多个成员信号转导的早期分子事件,为了解相关免疫疾病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发表SCI论文70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6篇,被SCI期刊他引2705次,单篇被他引120次以上的有7篇;回国工作后以通讯作者发表的25篇IF>5的论文中,包括3篇Immunity,1篇Mol. Cell,3篇PNAS,1篇EMBO J。作为主编出版专著《抗病毒天然免疫》。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李建成,男,1964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集宁市,山西左云人。现任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1987年7月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3年6月获博士学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卫星重力理论专题研究组成员、地球重力场模型测评组成员、大地水准面研究中国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建成是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家,在地球重力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领域解决了多项难题,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我国大地水准面工程化应用的主要开拓者,完成了从米级到分米级、到厘米级、再到亚厘米级三次精度跨越,已规模化推广应用到100多个省市区域;实现了“GNSS+大地水准面”的现代高程测量三维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创新性地提出用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取代传统水准标石建立并维持国家现代高程基准;提出了灾区测绘基准快速重建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全球重力场模型、卫星重力及卫星测高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4部。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光华科技工程奖(青年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测绘局首批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国际杰出科学家”称号。 李晓红,男,1959年6月生,重庆合川人。现任武汉大学校长。1978年考入重庆大学采矿系,199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并做研究助理,1996年3月至8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访问学者。历任重庆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院长,副校长、校长,兼任重庆市科协主席。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自1982年以来,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是我国矿业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之一,针对我国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这一重大安全问题,提出了超前防治灾害与煤层气开采利用一体化的学术思想,发明了一种能产生脉冲应力波和声震波的气、固、液多相振荡射流,创新性地研发出多相振荡射流在煤层中网格化造缝增强透气性和强化瓦斯解吸技术,自主开发出超前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成套装备,已在重庆、四川、贵州、山西、河南、安徽等近50座煤矿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已被财政部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发明一等奖4项(均排名第一),国际性学术奖励2项,获发明专利4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70余篇。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