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科研院所招聘 > 正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2025年诚聘海内外领军学者和青年英才
2025年11月18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一、学校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十三朝古都西安,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具有125年的办学历史和65年的并校史,是我国著名的土建“老八校”之一和原冶金部重点大学,是国务院首批获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是教育部、住建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为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设立了优秀青年学者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计划,聚焦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博硕导聘任中淡化资历,注重绩效;同时设有高水平科技、教学成果奖励,鼓励产出、助力成长;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具有优质师资和教学水平,全程解决在职期间子女入托入学。
二、交叉创新研究院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交叉院)是学校立足“建筑科技”学科链群发展基础,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科研资源,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孵化建设为目标的跨学科实体科研机构,是学校推进改革创新的“学科链群融合试验区”“人事改革先行区”“引擎带动示范区”。
目前,交叉院充分依托学校“建筑科技”学科链群的特色优势,积极探索传统学科“四+”转型路径上的学科交叉点,已揭牌成立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院、韧性城市规划工程研究院、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固废全量资源化工程应用研究院、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研究院、山西研究院等7实体交叉研究机构,先后柔性引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达良俊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柴晓明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综合减灾技术委员会主任、科罗拉多大学终身教授Hossam Mahmoud、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郑建国教授等7名学科带头人担任交叉分院院长,以双跨形式聘任12位校内外中青年科研骨干担任分院副院长,并全职引进24名优秀青年博士,招收学科交叉博硕士研究生168名,共同组建“金字塔”型学科交叉科研团队。
未来,交叉院将秉持“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协作、大项目”建设思路,坚持“问题导向、项目牵引、平台支撑、团队协作”,突出“建筑科技”学科链群的核心特色,打造研究水平高、发展潜力大、战略聚焦性强的高水平跨学科团队,加快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进一步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建筑科技”学科链群的深度交叉融合,围绕城乡建设领域的“智能+、绿色+、健康+、国际+”,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推进学科交叉产学研用协同,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关键性支撑,为国家和地方高水平推进城乡建设贡献“建大智慧”和“建大力量”。
三、招聘基本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2.海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毕业并获得相应学位。
3.符合招聘岗位要求,能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4.适应招聘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依托我校申报海外优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须同时符合项目要求的其他条件。
四、招聘类型及待遇
(一)海外高层次人才
招聘类型:海外知名高校终身教授、国际权威奖项获得者、学科领域国际领军者,以及依托我校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讲席学者、海外优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人选。
特别说明:进入“海外优青”终审答辩环节未入选者,按学校引才政策,经评审后可聘为准聘教授、长聘副教授或准聘副教授,并纳入学校“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同时,学校协助申报陕西省引才计划项目,入选者可获得陕西省相关规定的免税生活资助经费(视同政府奖金)和科研经费支持。
(二)国内高层次人才
1.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研究领域有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内外战略科学家。
2.领军教授:具备组建团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前沿交叉领域等取得突出业绩的能力,受到业界公认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科技三大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
3.拔尖教授:具备组建团队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行业发展需要取得突出成果的能力;在国家科技奖、国家级人才、国家级重大科研与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取得业界认可的成果。
4.强基教授:具备组建团队围绕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形成突出贡献的能力;在省级科技奖励、优秀青年人才培育、承担国家级科研和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5.长聘副教授:在所从事科研领域中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创新发展潜力和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省级青年专家、省级青年人才。
6.准聘教授:在国家重点研究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具有创新发展潜力和较大社会影响的国家级青年专家、国家青年人才和地方领军人才。
(三)高水平博士
海内外高校优秀博士、博士后,包括准聘副教授、助理教授、师资博士后三类。应届博士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博士后、具有副高职称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业绩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四)岗位待遇:
1.薪酬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制待遇;
2.住房安家:提供丰厚的安家费及购房补贴;师资博士后享受科研工作室、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3.科研经费:按校内政策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
4.学术环境: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办公用房和实验空间;
5.子女入学:子女享受西安市一流的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资源;
6.人才服务:符合相关条件的协助申领陕西省“三秦优才卡”,可享受出行、户籍、教育、医疗、住房、居留、海关、外事侨务、创新创业、旅游、银行、保险等多项绿色通道或人才便利服务。
五、学科方向及招聘学科
(一)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研究方向:植物生态学、修复生态学、人居环境生态学、景观与可持续生态学
招聘学科:生态学、地理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等,或研究方向与需求学科相近的其他学科。
(二)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院
学科方向: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文物保护规划与工程设计、大遗址保护利用、古建筑抗震与保护修缮技术、文物价值阐释与数字化展示传播、文物保护材料研发、文化遗产管理与政策法规研究等。
招聘学科: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城乡规划学等。
(三)韧性城市规划工程研究院
学科方向:韧性城市规划理论与技术、城市抗震韧性理论与方法、韧性城市设计与评价、结构韧性体系与功能恢复、多灾害下城市基础设施数值模拟、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恢复及韧性提升、城市建筑(群)安全与韧性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与韧性提升、城市生态韧性等。
招聘学科: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
(四)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
学科方向:黄土边坡开挖生态修复、砖土遗址无损勘测评估、黄土地下空间储能技术、黄土智能测试装备研发等。
招聘学科: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注:主要研究方向均需和黄土相关)
(五)固废全量资源化工程应用研究院
学科方向:固废及低品位矿、复杂矿全量资源化利用、固废及低品位矿中关键元素富集分离提取、固废资源化利用新型材料制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
招聘学科:地质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六)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研究院
学科方向: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智能岩土与数字孪生、环境岩土与生态健康修复、“一带一路”特殊岩土重大工程建造关键技术等。
招聘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人工智能、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学科。
(七)新材料研究院(筹)
学科方向:固态储氢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镁基储氢材料、钛基/锆基储氢材料)、轻质储能与节能材料、核用结构材料;极端海洋环境材料、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生物医用材料、塑性成形及数值模拟、材料表面改性与生物涂层制备、生物材料疲劳与磨损等相关方向。
招聘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新能源材料及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腐蚀科学与防护工程等相关学科。
(八)未来能源研究院(筹)
学科方向:水风光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能源高效转化、新型储能技术、太阳能热/电技术、太阳能光伏、核能与氢能、新型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供暖空调、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源规划、智慧能源管理等相关方向。
招聘学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暖通空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
(九)人工智能研究院(筹)
学科方向: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基础模型、大语言模型、强化学习、具身智能、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与语音交互、AIforScience(科学智能)、智能机器人与无人系统、数据科学与工程、智慧能源与智能制造等相关方向。
招聘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统计学、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相关学科。
六、应聘流程
1.交叉院对应聘人员审核、考察,报学校备案或审议后报学校审定;
2.学校确定、公示引进人选,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签订聘用合同。
七、联系方式
简历同时投递至:jccxyjy@xauat.edu.cn、zhaopin@xauat.edu.cn
联系人:庞老师/陈老师
办公电话:029-82202096
欢迎关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https://iiir.xauat.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2458467264@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127号-2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E-mail:2458467264@qq.com(举报、删改招聘信息)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