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研究院是原化工部直属的从事精细化学品研究开发的重点科研单位,1949年1月8日成立,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综合性化工科研院所。1999年5月,经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资委下发通知,我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公司”),成为中化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集团公司的研发平台,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
院本部现有职工1470人,其中专业科技人员615人,教授级高工49人,高级职称140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46人,具有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131人。
沈阳院主要从事农药、染料、中间体、有机颜料和助剂等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研究及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是全国农药和染料技术开发中心,染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国家农药和染料质量检测中心,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原化工部农药安全评价监督检验中心,农药和染料信息中心及农药、染料标准化归口单位,也是中国化工学会农药和染料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应用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人事部与国家博士后管委会批准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农药研究与开发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及中间体合成、制剂加工、农药生测、农药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技术领域。
染料专业研究与开发包括:染料、有机颜料及中间体合成、纺织印染助剂、染料应用及加工和标准化技术等。
此外,还有化学工程、物化分析、仪表自动化(包括计算机应用)、环境工程、化工设计等与主体专业相配套的辅助专业研究室。同时还拥有核磁、红外、X光衍射、元素分析仪、色质联用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紫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日照和气候牢度测试仪及光谱光度计等。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农药、染料等精细化学品开发为主,技术门类齐全、技术基础雄厚、装备精良、科研手段先进,综合配套的研究与开发体系。
沈阳院座落于沈阳市南端、古川浑河北岸。占地面积近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其中在距沈阳化工研究院17公里的市郊于洪区设有一个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的农药基地。该基地1986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工业发展组织援助建设,从事农药安全性评价和生物测定,是新农药创制研究开发必要的环节。十多年来沈阳化工研究院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安评中心已由农药安评拓展到医药安评。而且,随着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和投入运行,农药基地发展成为功能齐全,综合配套的新药开发系统。
五十年多来,沈阳院经过数次分立和调整,不断发展和壮大,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近十年,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通过广泛开展科研、生产、经营的横向联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9年由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1年以来,又陆续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3年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被辽宁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4年沈阳化工研究院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被沈阳市命名为《沈阳新农药产业园》。试验厂通过了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已生产高新技术产品20余种,而且,均是当前国内外较先进的高效、低毒、广谱型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等农药品种。它们全部是由沈阳院自行开发研制的高新技术,其中多数分别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试验厂已经成为我国农药专业配套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综合开发实力强的高科技企业。
建院50多年,沈阳院不断发展壮大,技术成果累累,共取得科技成果2016项,推广了1112项,1977年以来获各级成果奖励24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4项,省部级奖励149项,市级奖励51项,还出色完成了91项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12项国家“十五”前期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现正在承担13项国家“十五”后期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为加快改革和开发展,让世界了解沈阳院,使沈阳院走向世界,沈阳院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其中包括: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士、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叙利亚、新加坡、韩国、印度、保加利亚、挪威、丹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扩大了沈阳院在国外的影响,经济合作提高了沈阳院参与国际化贸易的起点和水平。 作为国内化工首家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目前,正在按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摸式,不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沈阳院企业文化建设的经营理念:报国兴化,成就自我;经营目标: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科技型企业;企业精神: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企业原则:产业报国的事业原则,勤奋创新的工作原则,学习自律的成长原则,谦和开放的合作原则,平等权威的组织原则,舒适健康的生活原则。沈阳院的企业口号是:企业的事业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沈阳院在前进的道路上将不辱使命,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2年招聘信息 |
序号 |
拟从事岗位 |
专业需求 |
学历要求 |
人数 |
其它任职要求 |
应届/非应届 |
1 |
有机合成 |
有机化学应用化学 |
本科或硕士 |
1 |
农药、医药相关院校优先考虑,男生优先 |
应届 |
2 |
有机合成 |
有机化学应用化学 |
本科或硕士 |
1 |
|
应届 |
3 |
有机合成 |
有机化学,农药化学 |
硕士 |
2 |
|
应届 |
4 |
新农药合成 |
有机合成 |
硕士或博士 |
3 |
有工作经验的优先 |
应届非应届均可 |
5 |
杀菌剂生物活性测定 |
植物病理及相关专业(1名真菌分类) |
硕士或博士 |
2-3 |
|
应届 |
6 |
除草剂生物测定 |
植保或农学 |
硕士 |
2-3 |
|
应届非应届均可 |
7 |
杀虫剂生测 |
农业昆虫、植物线虫或植保 |
本科或硕士 |
2 |
|
应届 |
8 |
农药剂型及助剂研发 |
农药制剂加工或植保、高分子合成 |
研究生 |
2 |
本科211院校毕业 |
应届非应届均可 |
9 |
农药加工 |
农药相关专业 |
博士及以上 |
1 |
无 |
应届非应届均可 |
10 |
材料所合成岗位 |
有机合成 |
硕士毕业 |
1 |
|
自培养硕士 |
11 |
工艺设计 |
化工工艺/化学工程 |
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
4 |
有相应工作经历者优先 |
应届或非应届均可 |
12 |
设计管理 |
化工工艺/或相近专业 |
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
1 |
|
13 |
质量管理 |
化工工艺/或相近专业 |
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
1 |
|
14 |
仪表与自控设计 |
自动控制 |
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
2 |
|
15 |
建筑或结构设计 |
建筑/工民建 |
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
2 |
|
16 |
环保工艺 |
环境工程 |
硕士 |
3 |
|
|
17 |
环保工程 |
化学工程 |
硕士 |
4 |
|
|
18 |
环保工程 |
化学工程 |
博士 |
1 |
|
|
19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
博士 |
2 |
|
|
20 |
项目管理 |
工程管理或化工工艺/化学工程 |
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
2 |
有相应工作经历者优先 |
应届或非应届均可 |
21 |
质量管理 |
工程管理或化工工艺/化学工程 |
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
2 |
有相应工作经历者优先 |
应届或非应届均可 |
22 |
实验动物 |
动物医学 |
硕士毕业 |
1 |
|
|
23 |
环境毒理 |
化工 |
大专 |
1 |
男 |
|
24 |
环境毒理 |
分析 |
本科及以上 |
1 |
|
|
25 |
临床病理 |
临床检验 |
大专 |
1 |
|
|
26 |
临床病理 |
临床医学/动物医学 |
硕士 |
1 |
男 |
|
27 |
遗传毒理 |
生物学/临床医学/动物医学 |
硕士 |
1 |
男 |
|
28 |
科技信息服务 |
科技情报/图书情报 |
本科(211) |
1 |
英语6级、懂第二外语 |
应届 |
29 |
理化测试 |
应用化学或分析化学专业 |
硕士及硕士以上 |
1 |
本院培养研究生 |
应届 |
30 |
微藻生物能源、黄腐酸、聚谷氨酸生物制备 |
发酵工程 |
本科及以上学历 |
2 |
|
应届/非应届 |
31 |
废水生物处理 |
环境工程或者环境微生物 |
本科及以上学历 |
1 |
|
应届/非应届 |
32 |
核算会计 |
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相关专业 |
本科以上 |
2 |
|
应届 |
应聘链接地址:http://www.syrici.com.cn/zaopin/index.as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