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介绍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汉东湖之滨,于1996年由原“武汉物理所”(创建于1958年)和“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重建于1979年)合并创建,现已发展成以核磁共振波谱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和数学物理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积极开展原子频标高技术研发的国立综合型研究所。研究所拥有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原子频标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科院冷原子物理中心、中科院数学物理联合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共建)等6个国家级、院级科研平台。 武汉中科开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控股的高技术孵化型公司,是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高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平台。公司主营范围包括:光机电一体化与成套设备、原子频标与时同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与谱仪、成像仪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与设备、新型节能电光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与设备等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转化与产业化。公司还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公司下有2个控股子公司和3个投资公司,公司资产超过3亿元,是武汉东湖开发区注册的高技术企业。 武汉中科开物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组隶属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1台800MHz,3台600MHz及多台500MHz核磁共振谱仪,拟购置850MHz,700MHz和600MHz核磁谱仪多台。研究组有等温量热仪(ITC)、荧光光度计、动态光散射仪、并行服务器等设备。研究组已有国家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The 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等多个项目的支持。科研力量:已发表论文包括Nature论文3篇,PNAS及JACS论文多篇等等。组内先有博士后1名,辅助人员3名,博士和硕士生6名。 其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中科院首批对外开放实验室之一。所内核磁方面的研究包括核磁谱仪研制、固体与液体核磁共振、生物医学磁共振成像等。通过老一辈科学家包括王天眷、叶朝辉等的开拓,经由几代科学工作者的进取,中科院武汉物数所的核磁研究已形成了以生物、化学问题为导引,磁共振方法学的发展为动力的局面,体现了国内核磁波谱学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