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于1954年在大连成立,1961年迁往太原。现在职职工566人,其中科技人员323人,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1人,研究员46人,副高职称96人。本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建站单位,拥有物理化学、材料学、化学工艺及工业催化等专业4个博士点,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及工业催化等6个硕士点,1个物理化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159人,硕士研究生136人,在站博士后2人。
山西煤化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致力于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发展战略是:围绕以煤炭优化利用为主的能源环境、绿色化工和先进材料的科技创新,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满足国家对能源的重大战略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实现基础研究国际化、高技术研究产权化,应用研究产业化。主要学科方向为:煤化学和化工、催化化学与工程、新型碳材料和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煤基合成液体燃料、煤气化过程的集成优化、燃煤污染控制、能源环境新材料、高性能碳材料、煤深加工及下游产品、精细化工、超临界化工及萃取、特种气体制备及净化等。本所以煤基合成油、高性能碳纤维和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受到了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已顺利走向社会,走向产业化。
山西煤化所与美、英、日、德、澳大利亚、荷兰、韩国等国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开发合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主办有《燃料化学学报》和《新型炭材料》刊物。
部门 |
岗位要求 |
需求 |
岗位工作 |
联系方式 |
煤气化
中心 |
博士或硕士学历,煤化工专业、化工机械专业。从事过煤气化或煤化工相关的基础研究,具有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能力,热爱煤化工专业,专业知识丰富、学习成绩优秀,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有工作经验者从优。 |
2名 |
将从事煤气化的工艺技术开发,在中科院创新项目-“多段分级煤气化”中承担加压煤气化、热解的基础研究工作,并从事加压中试试验研究、分析和数据整理工作。 |
房倚天
|
硕士学历,分析专业。从事过化学和仪器分析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最好有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专业知识丰富、学习成绩优秀,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
1名 |
109组 |
本科及以上学历,化工设备专业。 |
1名 |
化工设备的设计 |
李毅
|
本科及以上学历,平面设计专业。 |
1名 |
化工管道的平立面设计 |
202组 |
博士学历。在亚/超临界水中含碳物质转化,或者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废弃物/废水等领域进行过基础研究或是工艺过程开发工作。 |
1名 |
亚/超临界水中煤/生物质转化,超临界水氧化废水中试工艺设计,铵盐催化氧化过程高稳定性催化剂研发。 |
毕继诚
|
308组 |
硕士以上学历,催化或物化专业,有固体催化研究(设计、表征、制备)经历。 |
2名 |
低碳醇随车制氢催化剂的开发 |
高志贤
|
309组 |
博士学历,化学工艺(工程)和物理化学等专业毕业的博士优先考虑,要求其具有开放的思维,文笔流畅,能看懂和交流专业英语。 |
2名 |
将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治理和废水净化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包括相关技术的研发、研究生指导等。 |
黄张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