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级气象基础信息、计算机、骨干网络和通信资源的运行、管理、维护、建设及服务等重要任务,与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时还承担着世界气象组织(WMO)亚洲区域通信枢纽、世界数据中心中国气象学科中心[WDC-D(M)]和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职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前身是国家气象中心气象信息中心,2004年7月12日,经中编办批准为“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开始独立运作,人员编制310名,2005年3月17日,更名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一、内设机构及主要职责
(一)业务机构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下设运行监控室、通信台、高性能计算室、资料服务室(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气象数据研究室、系统工程室、业务与园区电讯保障等业务机构。各业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1、运行监控室:负责气象通信(广域网络、局域网络、INTERNET、卫星广播、国内外通信系统)、高性能计算、数据存储管理与服务(数据库、门户网站)、电视会商等实时业务系统的统一运行监视、控制、日常运行维护;负责实时业务变更、应急业务实施和业务运行质量统计;承担电视会商、运行监控等相关业务系统建设和管理;负责机房安全监视和管理。参与局域网和INTERNET网的建设,承担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用户技术支持;负责机房内各种托管技术系统的运行监视。参与业务项目、工程建设项目业务验收测试及验收工作。负责制定相关业务系统技术规范,承担对全国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
2、通信台:承担国际气象通信、国内气象通信、省际数据共享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技术支持;承担WMORTH/GISC职能及相关领域国际合作技术工作;承担全国地面广域网、卫星数据广播、应急通信等业务系统建设、技术支持;承担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建设和技术支持;负责相关通信业务新增功能的开发;负责相关业务系统信息安全规范制定和实施管理;负责制定相关业务系统技术规范,承担对全国的技术指导工作。
3、高性能计算室:承担国家级高性能计算系统建设、维护和用户支持;负责国家级公共存储系统建设和技术支持;承担数值预报国家级存储系统的建设和技术支持;负责并行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承担数值预报模式并行计算与支持服务;负责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相关的支撑软件系统的建设和用户支持;负责数值预报产品的存储管理、服务和用户支持;负责气象部门计算资源整合和共享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实施资源分配管理;承担局域网和INTERNET网的建设和技术支持;负责相关业务系统信息安全规范制定和实施。承担“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的职能;负责制定相关业务系统技术规范,承担对全国的技术指导工作。
4、资料服务室(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负责数据存储管理、数据服务及用户技术支持;开展数据质量控制及数据质量评估业务;负责数据目录整理和维护;负责气象资料整理和归档管理,负责历史资料数字化工作;负责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及用户技术支持。承担数据存储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运行,承担长时间序列数据产品自动制作工作。负责世界数据中心气象学科中国中心建设和运行。承担全国气象资料管理与服务技术指导工作。承担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的工作。
5、气象数据研究室:承担气象资料质量控制、评估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负责资料标准格式制定和应用解释;跟踪国内外气象资料加工处理新技术,负责气象数据的加工处理、数据分析算法研究,承担数据产品研制及试验评估;开展气候资料均一性检验、资料插补和序列订正以及气候资料整编;开展多源资料融合处理技术研究,研制高级数据产品加工算法;负责气象资料业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6、系统工程室:牵头组织气象信息技术、气象信息科学等重大前沿科技问题预研,负责全国气象部门气象信息系统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相关的发展规划;牵头重大信息网络系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编制以及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拟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提出系统集成、联调测试、系统验收等技术方案,组织拟订设备(软件)采购技术要求;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协调、质量监督和技术把关。
7、业务与园区电讯保障室:承担机房场地、电力、空调、照明、消防等系统建设、运行监控,以及大楼电力、供水、照明等环境设施的维护;负责局公用电视、程控电话、园区因特网等资讯系统建设、运行及用户技术支持;承担大院通信管道维护、管理等工作。
(二)管理机构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处)、业务科技处、人事处、党委办公室(监察审计室)、退休干部办公室等5个管理机构。
二、主要的业务系统
(一)高性能计算机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中国国内领先的超级计算中心之一,计算能力一直名列国内前茅。
2000年7月25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以国产神威-1高性能计算机为基础成立的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面向社会开放使用,谱写了中国气象局对外免费共享计算资源的新篇章。该系统理论计算能力达到3840亿次浮点运算/秒,是当时运算速度最快的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多年来,在满足气象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面向社会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为石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部门共80多个外部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的共享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4年9月,引进了计算能力达到21万亿次浮点运算/秒的IBM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计算速度当时在国内排名第一,在世界高性能计算机能力排名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该系统不仅是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等业务模式运行的主要平台,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研究、模式研发与改进等多项科研任务的主要计算平台。截止到2009年12月,整个系统共有624个用户,系统的CPU平均利用率接近70%,繁忙时超过80%,存储资源利用率也达到70%左右。
2009年9月,中国气象局建设了一套峰值计算能力为15.75万亿次每秒的过渡期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神威4000A系统,目前,神威4000A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运行应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IPCC_AR5)模拟实验任务BCC_CSM模式作业,并同时满足中国气象局天气数值预报,包括GRAPES_RUC、GRAPES云分辨率模式等其他科研任务的计算需求。在2009年,神威4000A系统参与了国庆60周年以及第11届全运会开幕式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并圆满完成了任务。到2009年年底,神威4000A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已有用户46名,至12月份,全系统月平均利用率已超过50%。
IBMCLUSTER1600神威SW4000A
(二)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
气象资料存储检索与共享系统是气象业务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支撑平台之一。该系统2004年投入建设,2005年汛期实时数据库投入业务试运行。整个系统由高性能服务器、光通道交换机、64TB的磁盘阵列、1PB的自动磁带库以及数据库系统、分层管理和迁移管理等配套软件组成。业务应用部分由实时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共享数据库等三个数据库构成,分别完成对国家级实时业务系统、部门内各专业用户以及社会各界用户等各方面的气象资料管理和服务;同时为数值预报业务和研究的高性能计算机群提供存储空间管理服务。
(三)第三代国际气象通信系统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国际气象通信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电信系统(GTS)主干网上的亚洲区域气象通信枢纽(RTH),承担着全球实时气象资料收集、交换、产品分发和实时气象资料共享等任务。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与德国奥芬巴赫、俄罗斯莫斯科、日本东京等RTH连通电路,同时与韩国首尔、印度新德里、泰国曼谷、蒙古乌兰巴托、越南河内、朝鲜平壤、以及欧洲卫星气象组织连通电路,负责全球气象资料实时交换业务。目前正在运行的第三代国际气象通信系统日接收数据量超过5GB,日发送数据量约为4.5GB,其整体能力和综合技术水平比第二代国际气象通信系统有一个质的飞跃,是中国气象局面向未来,适应GTS发展计划的新一代通信系统。第三代国际气象通信系统是中国气象局于2002年底正式批准建设的项目,它是中国气象局面向未来,适应GTS发展计划的新一代通信系统。该系统于2005年投入业务化运行。
(四)中国气象局全国宽带通信网络系统
中国气象局全国宽带通信网络系统是气象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系统2005年开始建设。整个系统包括网络传输分系统和数据处理分系统两个部分。网络传输分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为中央节点,31个省/直辖市为分支节点的一级骨干网络;以省会城市/直辖市为中央节点,以地市/区为分支节点的二级网络。2009年,全国气象宽带主干网络MPLSVPN系统线路进行了升速,实现了国家级100Mbps,区域中心8Mbps,一般省6Mbps的接入速率,标志着国内气象通信传输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五)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
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是中国气象局在2001年立项实施的一项现代化建设项目。系统支持H.320和H.323双协议,采用卫星和地面双线路备份的设计思路,利用卫星通信、地面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视音频处理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视音频信号和计算机信号的高清晰传输。系统包络13个主会场和35个分会场,可以任意一个会场作为主会场召开全国或者部分会场参加的会商和会议。
2003年7月1日开始,中央气象台已利用该系统定期举行每天上午8点的早间天气会商和每旬末下午2点半的中期天气会商,同时,利用该系统组织的各类全国范围或区域内的天气会商和各类会议累积上千次,该系统在气象为防灾减灾服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曾经在桑美、碧丽丝等台风预报服务和黑龙江森林大火等突发灾害的气象服务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多位国家领导人都曾在视察中国气象局时利用该系统对全国气象系统发表重要讲话,并对该系统为气象服务工作做出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重大的工程及科研项目
(一)新一代天气雷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该项目是天气雷达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工程,是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的收集、分发、处理、管理、共享平台,包括应用软件研发、硬件设施建设以及配套环境改造,主要建设内容为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产品生成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共享服务系统、业务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安全系统等7个系统的建设,以及计算机场地环境改造和雷达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编制、安全保障管理制度的建立、雷达信息发布办法拟定等基础性工作。
2007年2月中旬,《新一代天气雷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2008年底,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建设期为三年半。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全国158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基础数据和产品的实时收集、分发,实现雷达数据的规范化高效存储管理及雷达信息的完整、安全备份与归档,并可通过多种方式,面向水利、民航、农业、林业、海洋等不同部门用户,实现雷达数据的共享,在一分钟内提供最常用的雷达实时产品,12分钟内提供雷达组网产品。
(二)新一代卫星数据广播系统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新一代卫星数据广播系统是中国气象局1998年建设的PCVSAT卫星广播系统的升级换代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视频广播(DVB-S2)技术,使用的卫星资源为的亚洲5号C波段的一个36M整转发器。该系统具有比较完善的用户及身份管理,主站管理、小站管理等系统管理功能;灵活、动态、直观的业务监控功能;高效、可靠、方便的文件播发功能;多通道实时多媒体播发功能;以及卫星带宽的统计复用等功能。小站与主站系统有机配合,实现综合信息高效与灵活的接收。
(三)国家气象网络计算系统建设项目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着眼于气象部门内计算资源分布贫富不均,共享需求强烈的实际业务需要,引进吸收先进的计算网格思想和技术,整合了气象国家级、区域级中心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资源,建立了一个全国范围地理分布的、跨广域网络的气象计算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并进行了攻关研发,形成了一整套网络计算软件系统。
实施4年多以来,该项目已成功整合了一批不同体系架构的高性能计算机群,聚合总计算能力超过了26万亿次浮点运算/秒,为武汉区域中心、青海省局、云南省局等用户提供了基于网格的预报模式业务共享服务。该项目在资源整合与分节点建设、气象网格计算软件、共享应用系统、人才队伍、对下业务指导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发挥了良好的资源整合、共享效益,为探索建立基于网络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共享平台和业务应用支撑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项目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专项中科学数据共享试点项目,目前已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保障体系建设、数据资源建设、分布式共享网络体系的构建和开展社会公益性共享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圆满完成了科技部下达的建设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使气象资料加工处理和服务能力获得了实质性的提高。
(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检测和可预测性关键技术研究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检测和可预测性关键技术研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完成高分辨基础气候数据的收集和相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体系的研制,建立相关资料和指标库;研究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性和长程相关性,研发其检测技术,集成业务检测软件;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研究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利用条件极值、破纪录事件等概率分布理论,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可预测系统。
(六)全国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估系统建设
迄今,气象部门在全国已建国家级自动站及区域自动站共30,000多站。自动站观测资料对于气象预警、决策服务、预报验证等都非常重要。若使这些台站观测资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其应用结果的准确性,首先要求资料在提供使用前其质量状况是可知的。
此项目作为中国气象局基本建设项目,是应当前自动站实时业务所急而开展的建设性工作。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将研制适用于全国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方案;制定全国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评估考核技术方案;开发适用于国家级、省级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软件;开发全国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评估平台、监控平台;实现质量控制软件在国家级和试点省的业务化推广应用。
(七)中国多种降水观测资料融合技术研究
“中国多种降水观测资料融合技术研究”项目是中国气象局2010年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该项目是在综合利用地面-卫星-雷达等资料生成高分辨率降水产品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主流方向的大背景下并结合我国实际资料状况而设立的。
该项目以多种降水观测资料的融合技术研究作为重点,研究区域雷达估测降水产品、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的系统误差订正方法;发展地面和卫星以及区域地面、雷达和卫星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地面观测降水量、雷达估测降水产品和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的优势互补并研制中国区域高质量的、逐小时、0.1°×0.1°融合降水量格点产品并与国际上同类型产品进行多时空尺度的对比分析,评估融合产品的误差订正效果,以及在不同季节、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适用性,并基于此建立中国区域地面和卫星融合的逐小时、0.1°×0.1°分辨率的融合降水量业务系统。
高时空分辨率、高质量和高时效性的降水量融合资料可以为大气、水文、生态模式的运行提供重要的输入参数,可以为检测和评估模式预报、预测准确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可以为极端天气事件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提供实时高效的第一手信息。此外,融合降水量产品也是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地质、水文等行业和学科的科研业务需要,必将促进其科研业务的全面发展。
(八)气候资料均一性检验与订正技术研究
均一性的气候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与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建立我国主要气候要素均一性的气候序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于2006年6月研制并发布了我国近50年均一化历史气温数据集CHHT1.0,该数据集来源于1951~2004年全国共约731个地面基本、基准气象台站资料,在对全国或区域性长期气候变化检测和监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对局地气候变化检测中也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目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过引进国外成熟的均一性检验与订正技术,并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成立均一化的研究技术团队,共同开展1951年以来中国2416个国家级台站气温、降水等要素及高空气温资料的均一性研究,同时基于数字化的成果,研制中国百年尺度均一化的气温、降水序列数据集。
四、科学的人才理念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始终坚持“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提升人才”的理念,竭诚为员工度身搭建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员工的成长与竞争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永远为员工发展创造广阔的天空。作为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入职后的新员工将接受一系列的培训,这些培训将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单位,对单位的文化、制度、各部门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完成由学生向“气象信息人”、“职业人”的转变,这些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轮换实习、基层实习锻炼以及气象基础知识培训等。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有着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和友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关心员工的生活,重视员工的成长,努力为员工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员工提供大量的国内外学习、培训与交流的机会,使员工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帮助员工成长和能力提升,产生高绩效,进而成为相关领域或行业的专家,让每一名员工在事业发展的大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展现自我价值,与中心共同成长。
员工拓展训练
乒乓球比赛
新春联欢会
五、宏伟的建设目标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采用成熟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不断发展气象信息科学和技术,为气象业务、科研和管理提供优质的信息系统服务;积极推进各类气象信息、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资源的共享,构筑面向全系统和全社会的基础信息支撑平台,使信息中心成为国家基础信息公共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争取早日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信息系统亚洲区域中心(GISC)。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大力加强业务服务能力建设,满足业务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要求,不断提高业务服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采取上下联动、协同攻关等措施,在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业务体系规范等多方面,切实加强对下业务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国家队作用;大力提升对业务服务的支撑能力,努力实现“全球在望,全国在胸,全局在握”,促进气象信息事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
目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气象信息事业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正朝着宏伟的建设目标和美好的发展前景飞翔。
六、2012年应届毕业生招聘需求计划
用人部门 |
需求专业 |
学历 |
计划数 |
|
办公室 |
气象、信息技术、文秘及相关专业 |
本科及以上 |
1人 |
运控室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8-10人 |
通信台 |
通信与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大气遥感、大气物理 |
高性能计算室 |
计算机或气象数值模式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资料服务室 |
卫星气象 |
博士研究生 |
4-5人 |
大气探测 |
海洋气象/大气科学 |
雷达气象 |
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1-2人 |
大气科学 |
博士研究生 |
1-2人 |
气象数据研究室 |
大气遥感 |
博士研究生 |
4-5人 |
气象学 |
大气探测 |
气候学 |
系统工程室 |
信息安全 |
博士研究生 |
3-4人 |
数据挖掘 |
通信工程 |
业务与园区
电讯保障室 |
电力自动化或自动控制 |
硕士及以上 |
2-3人 |
制冷 |
硕士及以上 |
通信工程 |
本科及以上 |
七、毕业生应聘有关要求
(一)应聘基本条件
1、国内普通高等院校2012年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报到时需同时具备毕业证、学位证和就业报到证;
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报到时需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身体健康。
(二)应聘方式
应聘毕业生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方式投递个人简历,请勿重复发送。
1、下载招聘启事附件中相应的《个人简历》进行填写并发送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人事处邮箱xxzxrsc@cma.gov.cn:本科毕业生请写《个人简历(本科)》(附1)硕士毕业生请填写《个人简历(硕士)》(附2),博士毕业生请填写《个人简历(博士)》(附3);并将《个人简历》以附件形式发送至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人事处的电子邮箱,邮件的主题名和附件的文件名请务必统一编写为“姓名-性别-学位-院校名称-专业(研究方向)”,如:“辛希-男-硕士-××大学-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不接受其它格式的个人简历;
2、登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nmic.gov.cn),查看人才需求网页,在线填写并投递简历。
3、登陆中国气象局人才交流中心网页(http://www.cmatec.net),请点击“校园招聘”投递电子简历,简历开始投递时间请留意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网上招聘通知。
4、简历接收截止时间:2011年12月10日
(三)联系方式:
1、联系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人事处
3、联系电话:010-68408498
(不接待来访,请勿来人咨询)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二○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