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三个校(院)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6个专业学院,涵盖十一大学科门类,现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地学、农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9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其中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进入世界排名前百强;27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其中3个位列全国7%-12%、24个位列全国12%-50%。学校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主榜第98位,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17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
学校目前设有数学、土木工程、统计学、教育学、天文学、生物学、网络空间安全、工商管理学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人数已超过380人,博士后队伍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科研生力军的作用日益凸显。博士后已成为学校培养和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的重要基地。2024年,我校博士后研究人员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4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4项、面上资助34项;2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国家级博士后人才项目,1人入选“香江学者研究计划”,另有13人入选省部级博士后人才项目,并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银奖1项。截至目前,超过1/3的博士后在出站后留校任教。
为支持学校人才强校战略需求,并进一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才培养,现面向海内外诚聘博士后研究人员。朝气蓬勃、奋发创新、行稳致远的广州大学期待您的到来!
一、招收类型
行知博士后/求真博士后:聘期2年,同时聘为特聘副研究员。工作期满(有培养协议的除外)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二、招收领域
各学科海内外博士。
三、招聘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热爱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身心健康。
(二)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
(三)获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或已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应届毕业生)。
(四)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
四、在站期间待遇
(一)薪酬福利
年薪+周转性住房+工会福利待遇
1.学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入选博士后人才项目的人员,综合年薪可达50万元起。资金来源包括国家(省)、市、学校等多个渠道。对于外籍及港澳台博士后,根据公积金政策,年薪将相应调整。
2.可按学校相关规定租住学校周转性住房。
3.可申请落户我校常住户口、参照事业编制人员享受体检等工会福利待遇。
(二)科研启动费
在站期间,可按规定申领广州市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20万元。
(三)项目申报
学校支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支持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学者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和“澳门学者计划(湾区项目)”等项目。如入选,将按相关政策提高相应待遇。
(四)职称评审
在站期间可参与职称评审,认定或评审通过后可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职称证书。
五、出站留穗后续资助
期满出站后1年内到广州市属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聘用协议),或期满出站后1年内在广州市自主创业且符合其他条件的,可按相关规定向广州市申请安家费30万元(市财政分两期发放)。
六、合作导师名册
七、申请方式
本招聘常年有效,申请人可随时联系我校相关单位提出申请。应届博士生应保证能够在申请当年取得博士学位证书,如未能按期取得,不保留录用资格。
(一)申请人请先联系合作导师,合作导师同意招收后,将广州大学博士后申请表等申请材料交至招收单位(合作导师所在二级单位)审核。
(二)申请人亦可将简历发至各学院工作邮箱(邮件主题:本人名字+合作导师名字+毕业学校+研究方向),由学院转发给合作导师,合作导师同意招收后学院将通知申请人提交材料。
八、联系方式
学院(研究院、中心) |
联系人 |
电话 |
邮箱 |
经济与统计学院 |
许老师 |
020-39366825 |
jjytjxy@163.com |
法学院(律师学院) |
钱老师 |
020-39366726 |
lawxyrc@gzhu.edu.c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张老师 |
020-39366727 |
849571579@qq,com |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
赖老师 |
020-39366750 |
ll_hy@gzhu.edu.cn |
体育学院 |
聂老师 |
020-39366835 |
tyxyrc@gzhu.edu.cn |
人文学院 |
张老师 |
020-39366708 |
rwxyrc@gzhu.edu.cn |
外国语学院 |
杨老师 |
020-39366711 |
wyxyrc@gzhu.edu.cn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吴老师 |
020-39366790 |
xwxyrc@gzhu.edu.cn> |
管理学院 |
颜老师 |
020-39366799 |
glxyhr@gzhu.edu.cn |
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 |
李老师 |
020-39366783 |
ggglxyrc@gzhu.edu.cn |
音乐舞蹈学院 |
阮老师 |
020-39366687 |
ywxyrc@gzhu.edu.cn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姚老师 |
020-39366713 |
yaoyifan@gzhu.edu.cn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州大学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
张老师 |
020-39366303 |
zhanghong@gzhu.edu.cn |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
温老师 |
020-39366871 |
wdxyrc@gzhu.edu.cn |
化学化工学院 |
吴老师 |
020-39366902 |
hgxyrc@gzhu.edu.cn |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
秦老师 |
020-39366890 |
63898088@qq.com |
生命科学学院 |
赵老师 |
020-39366915 |
2949864505@qq.com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陈老师 |
020-39366923 |
chensqin@gzhu.edu.cn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李老师 |
020-39337449 |
dztxxy@gzhu.edu.cn |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 |
莫老师 |
020-39366375 |
jjxyrc@gzhu.edu.cn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王老师 |
020-39366977 |
jzxyrc@gzhu.edu.cn |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
万老师 |
020-39366955 |
tmxyrc@gzhu.edu.cn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唐老师 |
020-39366946 |
2756955920@qq.com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 |
周老师 |
15521200662 |
ddanzh@gzhu.edu.cn |
人工智能学院、广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
林老师 |
15918744050 |
2820615621@qq.com |
创新创业学院 |
丰老师 |
020-39365619 |
cxcys@gzhu.edu.cn |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
龙老师 |
020-86395053 |
kzzxrc@gzhu.edu.cn |
广州大学风工程与工程振动研究中心 |
温老师 |
020-39366432 |
wjt@gzhu.edu.cn |
广州大学计算科技研究院 |
卢老师 |
020-39366413 |
jky@gzhu.edu.cn |
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 |
宋老师 |
020-39386084 |
843924170@qq.com |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
周老师 |
020-86236001 |
yu_zhou@gzhu.edu.cn |
广州大学金融研究院 |
陈老师 |
020-36213265 |
jryjybgs@163.com |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
舒老师 |
020-39366733 |
lwp02cs@163.com |
博管办联系人: 李老师 梁老师 020-39366208
学校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广州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