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由浙江大学与郑州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1月12日签约共建,研究院依托郑州市区位、经济与产业的发展优势,以及浙江大学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优势,整合并导入浙江大学、泛浙江大学优质科研资源,围绕围绕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与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乡村振兴等领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集聚与培养,以及企业培育孵化等工作,建立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 
01、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河南省人社厅、郑州市人社局的支持下,我院于2021年、2022年分别获批市级、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4年5月成功备案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博士后的招收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与浙江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签署联合招收协议。 
目前已招收博士后22人(出站2人),其中4名外籍博士、2名海归博士。已获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3项和国家青年基金4项、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1项。获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郑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培养专项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2篇;申请发明专利17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02、研发团队及研发课题 
 
| 
 研究团队  | 
 专业  | 
 研发课题  |  
| 
 大健康研究与检测中心  | 
 食品加工相关  | 
 中短链脂肪酸甘油酯生产、应用技术及产业化  |  
| 
 果蔬功能产品开发、应用技术与产业化  |  
| 
 特殊环境系列果蔬功能食品开发  |  
| 
 数字冷链物流研究中心  | 
 储藏保鲜与冷链物流相关  | 
 绿色物流保鲜技术研发  |  
| 
 高效缓释纳米保鲜材料研发  |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 
 大数据相关  | 
 大数据通用智能算法服务平台  |  
| 
 智慧估产服务平台  |  
| 
 智慧社区应用服务平台  |  
| 
 智慧政务服务平台  |  
| 
 交通物联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交通物联相关  | 
 城市交通物联装备与互联系统  |  
| 
 城市地下空间智慧运维与应急响应一体化系统  |  
| 
 智能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智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相关  | 
 农用无人机系统  |  
| 
 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装备  |  
| 
 农业大数据平台及互联网平台  |  
| 
 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与服务  |  
| 
 作物设计育种研究中心  | 
 作物设计育种、植物分子生物学或生物信息学相关  | 
 小麦等作物优异基因资源精准挖掘和创制  |  
| 
 高性能 
工程材 
料研究 
所  | 
 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水泥基材料、土木水利工程相关  | 
 用于水泥基材料改性的 
聚合物及其分子设计  |  
| 
 水泥基材料固定二氧化 
碳研究  |  
| 
 防灾减灾联合研发中心  | 
 大气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气候与环境、数学、物理、计算机等  | 
 灾害识别及风险分析  |  
| 
 气象基础算法(反演、外推、降尺度、多模式融合)  |  
| 
 气象与行业结合方向(防汛抗旱、城市内涝、地质灾害、交通、大气污染防治、新能源、农业)  |   
03、合作导师(部分) 
l        叶兴乾教授,科技部农产品加工专家,浙江省“151”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等。 
l        张国平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主要研究方作物种质创新和作物逆境生理等方向。 
l        邓水光教授,国家杰出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计算、边缘计算和流程管理等。 
l        吴迪教授,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国家四青人才计划。主要从事果实采后品质生物学及贮藏物流研究等。 
l        金盛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交通流理论、交通信号控制、交通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04、岗位职责 
(1)参与研究团队合作研究,申请基金项目与论文撰写,协助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2)支持与国际一流大学的联合培养和国际交流。 
05、任职条件 
(一)基本要求 
(1)近3年内获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 
(2)品学兼优,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 
(3)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4)进站后能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学术要求 
具备较好的学术业绩和科研潜质,在科研方面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期间或近2年以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高水平论文; 
(2)经研究院评估,在专利等成果转化、智库研究或政策咨询等方面有突出业绩表现,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06、工作方式及待遇 
(1)支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辅助申报省市级、国家级各类科研项目、人才项目,支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2)进站流程参考浙江大学博士后招聘相关规定; 
(3)工资及福利待遇按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相关规定执行,年薪25-45万左右(含郑州市博士后在站补贴)。 
(4)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 
(5)河南省可直接认定中级职称,符合条件博士后可破格申请高级职称。 
07、人才政策 
 
| 
 人才奖励  | 
 A类∶国际顶尖人才给予500万元奖励;  |  
| 
 B类国家优秀青年人才给予200万元奖励  |  
| 
 C类∶地方级领军人才给予50万元奖励;  |  
| 
 D类∶突出贡献人才给予20万元奖励;  |  
| 
 急需紧缺人才2年内给予奖励5万-10万元。  |  
| 
 项目资助  | 
 战略科技人才领衔的团队项目,最高资助1亿元项目;  |  
| 
 原创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最高资助2000万元;  |  
| 
 带技术、项目、资金的企业领军团队,最高资助500万元;  |  
| 
 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创新领军团队,最高资助300万元。  |  
| 
 生活补贴  | 
 毕业3年内(海外人才放宽至6年)来郑落户工作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补贴1500元;最长发放36个月。申领生活补贴的博士毕业生首次购房给予10万元补贴。  |  
| 
 首次购房补贴  |  
| 
 在站补贴  | 
 每年15万(毕业全球前200高校);  |  
| 
 每年10万(其他院校);资助期限为2年  |  
| 
 安家补助  | 
 30万(毕业全球前200高校);  |  
| 
 20万(其他院校)  |  
| 
 创业担保  |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4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经营或组织创业的可获得最高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  
| 
 启动经费  | 
 在站期间10万科研启动经费  |   
08、应聘流程 
(1)发送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工作经历、参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代表性论文及其他能证明科研能力的材料至邮箱: renshi@zjdxzyyjy.cn,(主题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博士后应聘+博士招聘网”)  
(2)联系人:吴老师 17737416812,来电请说明是在博士招聘网看到的信息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