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坛简介
心理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主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协办的全球性高层次学术盛会。论坛聚焦心理学前沿与发展,旨在为全球优秀青年学者搭建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论坛汇聚海内外心理领域的杰出青年才俊,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临床与健康心理学、脑与认知科学、管理与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与发展趋势。这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更是心理学院引进全球英才、推荐2026年海外优青项目申报、促进高质量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窗口。
诚邀全球致力于心理事业的青年学者踊跃参与,共同探索心理学未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论坛安排
1、时间:
2025年12月中下旬(会期1-2天),届时将根据报名情况与学者对接,邀请优秀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2、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3、日程安排:
● 第一天:
上午:开幕式、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介绍;
下午:主题报告、分论坛学术报告;
● 第二天:
上午:分学科试讲面试、人才引进洽谈;
下午:参观考察、闭幕式。
三、报名条件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研究经历等良好的学术背景、可观的学术潜力;或在海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围绕学科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已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四、学术领域
包括但不限于:临床与健康心理学、脑与认知科学、管理与社会心理学
五、报名方式及材料
1、截止时间:2025年12月7日(周日)
2、报名邮箱:psyhr@sjtu.edu.cn
3、报名材料:个人简历,应包含出生年月、研究方向、学习工作经历、论文发表清单、获奖等详细信息。邮件标题请命名为“青年学者论坛+姓名+高校人才网”。
4、我们将根据报名情况,在2025年12月中旬通过邮件向受邀参会的学者发送邀请函。
5、论坛期间学院统一安排食宿,受邀参会学者可申请报销境内往返交通费用。
六、论坛咨询方式
联系人:汪老师、刘老师
电话:021-62932337,021-62932134
邮箱:psyhr@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慧谷科技楼6楼604室
七、关于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成立于2024年4月7日,作为“心理学+AI”的新启航学院,秉持创新理念,致力于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师团队,精心打造前沿交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平台,诚挚邀请有志之士共筑心理学教育新篇章。
学院以聚焦解决国家社会现实重大问题为导向,发挥综合性大学心理学科特色和优势,建设“大健康”心理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高地。学院以“心理学+AI”为办学特色,开展跨学科研究教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科中最前沿的技术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融合上海交大精神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临床心理、管理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夯实“大设施-大科学-大健康”的交叉科学研究范式,全力打造独具交大特色的心理学。
注: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长期招聘长聘教职、教轨及博士后岗位,具体岗位要求如下:
(一)长聘教职岗位:讲席教授、特聘教授、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
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达到正高级岗位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水平,具有科技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在相关领域内取得同行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
(二)长聘教轨岗位:长聘教轨副教授/长聘教轨助理教授
在学术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展现出较强的学术潜力和教学能力,在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取得博士学位,申请副教授者一般应在博士毕业后具有三年及以上相关学术岗位工作经历。
(三)海外引才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海外优青
1.海外高层次人才
申报人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等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或者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等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2.海外优青
鼓励青年学者积极依托我院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
申请条件:以下参照2025年项目指南,申报条件及要求以最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为准:
①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②出生日期在1986年1月1日(含)以后;
③具有博士学位,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6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④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⑤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5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⑥限项要求: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四)全职博士后
在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学风端正,科学态度严谨,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除学校基本支持外,心理学院还设立“智渊博士后计划”,最高年薪可达45万元,旨在为优秀博士后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助力其长远发展。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汪老师、刘老师
简历投递信箱:psyhr@sjtu.edu.cn
学院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