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硕博招聘网 > 资讯频 道 > 特聘教授招聘 > 正文
武汉理工大学“千人”、“百人”、学科首席教授招聘启事
2012年5月9日    硕博招聘网
分享到:
武汉理工大学是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逾156万平方米,四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78余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5500余人,其中,教授680人,副教授125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9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8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221人。
 
学校学科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史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等门类。现有本科专业8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6000余人,外国留学生630余人。
 
学校在新材料、硅酸盐建筑材料、光纤传感技术、新能源、交通物流、机电汽车、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及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客座和名誉教授。2007年和2008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联合批准在学校建立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和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08年,科技部批准在学校建立先进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09年,学校与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了纳米技术联合实验室(WUT-Harvard joint Nano Key Laboratory),国际纳米材料技术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M﹒Lieber任实验室主任;2010年,学校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立了新能源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2011年,学校进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
 
近10年来,学校科技研发投入30多亿元,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重大技术成果。2011年,学校科技经费6.4亿元。学校在“武汉•中国光谷”建有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占地880余亩。2011年,学校高科技产业销售收入19亿元。
 
建校60多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近40万毕业生,并在世界各地成立了58个校友分会组织。学校与原三校所属三大行业保持了密切联系,建立了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个行业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三个行业的202家大型骨干企业组成,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与三个行业互动发展的重大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60余载育人实践,形成了 “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为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引领三大行业和区域发展的卓越人才。“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已成为学校崇高的大学理想和核心价值追求,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武汉理工大人不懈地为之奋斗。
 
为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我校拟在教学科研一线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学科首席教授。
 
一、招聘岗位
 
序号
单位
设岗学科及领域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建筑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学、光电子与信息材料
2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原位复合技术、梯度复合技术、纳米复合技术、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关键国防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
3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材料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光纤传感技术
4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热物理、材料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凝聚态物理学、建筑物理、物理学、化学、信息技术、水泥(玻璃、陶瓷)制造过程工程理论与关键技术、硅酸盐热工过程、环境净化建筑材料、节能玻璃材料、节能墙体材料、可再生能源与建筑材料的集成、智能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建筑材料服役行为与延寿、高性能道路材料、硅酸盐建筑材料可循环设计、低碳建筑材料
5
交通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水声工程:船舶水动力性能研究及船型优化、新船型开发与现代船舶设计方法、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直接设计法与可靠性研究、海洋工程建模与仿真、水动力噪声、振动与结构噪声
6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柴油机监测、诊断与电子控制;轮机系统仿真与控制;柴油机性能优化与排放控制;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动力装置性能与系统分析、运输机械监测、诊断与优化控制;运输系统安全工程;摩擦学及表面工程;运输系统可靠性工程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关键技术
7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
8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矿物加工工程
9
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10
物流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与工程
11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结构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12
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
13
理学院
固体力学
14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16
经济学院
产业经济学
17
化学工程学院
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生物化工
18
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9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
航运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智能航海与仿真技术、船舶控制理论与技术、海事管理理论与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保障
21
艺术与设计学院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
22
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材料学、生物技术
23
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结构工程
24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智能交通工程
备注:符合条件的人数超过岗位数或其它学科有符合条件的人选应聘,可不受此岗位设置限制。
 
二、招聘条件:
 
(一)国家“千人计划”人选
 
1、“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岁;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从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或掌握重要实验技能、科学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在国内连续工作不少于3年,其中A类(长期)每年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B类(短期)每年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
 
2、“青年千人计划”人选: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是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引进后全职来校工作。
 
(二)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
 
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外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并具有国内外一流的研究水平,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果;在本学科建设上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近5年在国际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获得国际、国内重要科技奖项,掌握重要实验技能或科学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年龄不超过55周岁,引进后每年在校内工作不少于6个月。
 
(三)学科首席教授(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2、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示名单为准。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
 
3、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前5名、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4、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6、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者;
 
7、择优支持的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教育部和国防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
 
9、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1名;
 
10、其他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
 
三、聘任程序
 
(一)国家“千人计划”、 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
 
1.应聘人员提交申请,并附符合聘用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
 
2.学院(中心、所)评议,通过后填写相关申报材料(“千人计划”申报材料文本请登陆"千人计划"网站(http://www. 1000plan.org)下载),向学校推荐。
 
3.学校报送上级主管部门评审。
 
4.评审通过后由校长聘任。
 
(二)学科首席教授
 
1、应聘人员提交《学科首席教授候选人申请表》(见附件),并附申请表中所列成果的相应证明材料,校外人员应聘须附3名国内外知名的同行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信;
 
2、人事处会同相关单位组织校外同行专家通讯评审;
 
3、学科教授会及学术分委员会评议;
 
4、设岗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审定,择优向学校推荐;
 
5、校学术委员会评审;
 
6、评审结果公示,校长聘任。
 
四、引进待遇
 
(一)国家“千人计划”人选
 
1、创新人才长期项目
 
享有国家提供的人民币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提供科研启动费1000万元,团队建设费500万元,“千人计划”人选所在二级单位另配套一定比例的科研启动经费;提供住房补贴(安家费)60万元和周转住房,年薪人民币80万元。
 
2、创新人才短期项目
 
享有国家提供的人民币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提供科研启动费300万元,团队建设费200万;提供住房补贴(安家费)60万和周转住房,年薪人民币80万元(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
 
3、青年千人计划项目
 
享有国家提供的“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选者一次性补助5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200万-600万元(含国家提供科研补助经费100-300万元);提供住房补贴(安家费)50万元和周转住房,年薪人民币20万元。
 
(二)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其中自然科学类200万元,人文社科类50万元;提供住房补贴(安家费)50万元和周转住房;享有湖北省提供的“百人计划”入选者一次性补助50万元;享有校内相应岗位津贴。
 
(三)学科首席教授
 
对引进的学科首席教授,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类200万元、人文社科类50万元,提供住房补贴(安家费)50万元和周转住房;直接聘任二级教授岗,校内津贴15万元/年。
 
五、材料提交时间及方式
 
1、申报材料截止时间:2012年6月20日
 
2、申报材料受理单位:
 
“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人选申报材料送交人事处人才办,学科首席教授申报材料送交人事处职称办。
 
联系地址:中国 武汉市武昌珞狮路122号 武汉理工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430070
 
联系人:文姝曼、雷忠(人才办) 戴绯(职称办) 唐昌飞
 
联系电话:+86-027-87163146(人才办),87869147(职称办),87651525
 
E-mail: rcb@whut.edu.cn (人才办) zcb@whut.edu.cn (职称办) tangcf@whut.edu.cn
 
附件: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可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shuobozhaop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传 真:010-69750702
未经 硕博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