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我曾讲,精神胜利法,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第五大发明。这第五大发明的意义作用不仅一点儿也不比四大发明逊色,甚至完全可以说更重大。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延续七千年没有中断过,这种精神胜利法是功不可磨的。这种精神胜利法让人可有效地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无谓牺牲,也是这种精神胜利法保证了中庸这种美德的延续和传承。行中庸之道,避免过度竞争,才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保持了大一统的联系的稳定。从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的历史算起,中华民族是统多于分。而欧洲则不同,他们的国土加总与我们的差不多,但在相比中华民族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短得多的历史中,统则是少之又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少这种精神胜利法。过度的竞争必然造成两两相斗一死一伤的局面,这种局面不能避免就必然导致共同的灾难。现正肆掠着欧美国家的恐怖主义分子和欧美国家反恐的思路也就是没有这种精神胜利法的直接结果。而之两两相拼又都只能是一死一伤的结局。由此可见精神胜利法的这一发明的伟大意义之所在。
尽管我们常说人的眼睛都是向前长的,分析起来,中国人的眼睛却不是向前长的,至少不是向正前长的,而是呈45度的角向下也向前长的。中国人在向前看时,还向下看,比上是向前看,比下就是向下看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是从行为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如果把这种从众心理移植到比较分析上来,也就是保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庸态心理,从管理的角度看,它会产生一种居中效应,使接近中数的人生成自足自满的心理,进而使进一步的激励手段归于消失。所以,当人们在他们的社会圈子进行比较时,他们会以大多数人的有无状况为参考系数来选择。所以,也许在欧美国家,只要有一个胜过者就可能起到对其他人的欲望诱导发展作用,但在中国人中,必须是大多数人的状况才可能对其他人的欲望产生充分大的激励诱导作用。在这里,对于“人有我有,人有我无,人无我无,人无我有”的人的概念要进行定义了。这里的人,必须是超过中数的大多数人。只有大多数人都有,而他没有,他才会形成自卑感,也只有大多数人没有,而他独有,他也才能傲得起来。
由此分析,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超越中数的大多数就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量。要让下属员工普遍感受到激励的存在,也就必须对超越中数的大多数状态进行调控。也让特定人的有无状态与超越中数的大多数人的有无状态进行比较,才能激发其余的欲望的发展,进而通过提供欲望满足条件来提升他们的行为活动努力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