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网友“蜜糖块”在微博爆料称,一名中南大学教师因为不满该校本科优秀教师评选,在校内举牌表达不满。有多名自称是该校学生的网友,随即跟帖称确实目睹此事。(天府早报5月16日)
对于见多了逆来顺受的场景和事件,汤晓明大学校园内公然举牌为自己维权,与自己的单位和领导“对着干”,其背后的无奈令人同情,其表现出来的勇气令人佩服和肃然起敬。透过现象看本质,汤晓明让人敬佩的,已不仅仅是敢于为自身维权本身。
此次事件中,自认工作优秀,也得到学生和权威认可的青年教师汤晓明,成为本科优秀教师似乎是人心所向、水到渠成的事。但评选结果是他并不在最终确定的三名本科优秀教师名单上。由于有“某个院领导说我(汤晓明)不够格”在先,汤猜测“是某个人从中作梗”、评选不公平便顺理成章。而且,客观讲,即便优秀教师的评选条件不限于教学业绩,但也应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内容;即便是有一些既定的评选程序,但这些程序也应该是透明的、令人信服的。但遗憾的是,这些似乎都是缺失的。因此,汤晓明举牌,在为自己维权的同时,也是对此次中南大学评选优秀教师条件、工作机制无声的质疑和抗议。
本来,不管是大学还是其它学段,从根本上说,作为教师,其根本职责就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而评价一个教师是否优秀,自然也是以此为根本。而其它,则是授业之余的业余工作,其可以作为优秀教师评选的一个小的附加条件(但非决定或主要因素)。可事实上,曾几何时,全国许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只重学术不重教学、重其它贡献而非教学成绩的考量。于是,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这些副业内容却俨然成了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敲门砖,甚至唯一重要条件。
机制使然,实际操作如此,教师们不得不为此不懈努力,即便“不务正业”也乐此不疲。与此对应,论文造假、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事件不断上演。如河南大学教授抄袭门、洛阳高校教授抄论文被法院判赔1000元、武汉大学副教授拳打教授、湖南高校职称评审“开房收钱”等等,无不是对这一乱象的绝妙诠释。汤的举牌,深层次上说,无疑更是对目前国内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怪相的一次公然说“不”。
这里还要追问的是,是什么让大学教师校园内公然举牌向大众要理而不是通过正当的惯用渠道向上申诉呢?如果高校评先评优公平公正合理,能让教师输的心服口服,且申诉渠道通畅,汤晓明又有什么理由如此做作自毁声誉和前程呢?此前,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王进文对通过发公开信而非正常渠道解决拆迁难题的回答是“穷尽正当手段”后的无奈之选。此次,汤晓明是否也是这样呢?但不管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举牌,某种程度上与时下存在的社会正常维权通道不畅有关,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一次揭露和控诉。
大学教师举牌,表面上是单次评先不公引起的个性维权,而实际上却是国内大学教育体制问题、社会问题的正常折射、表层反映。我们在关注举牌教师诉求如何解决的同时,更应深入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教师举牌”的出现、爆红并被人们广泛同情和支持,然后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革完善我们的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和社会诉求通道,也不枉大学老师出来举一次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