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在招聘教师岗位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应聘者必须本科、硕士、博士均为“211”学校。甚至出现有的学校在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时,也强调在录取的学生中“211”学校的必须占到多少比重。这是一个十分奇怪又万分荒谬的事情,但是在今天它却在神州大地愈演愈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何谓“211”?所谓“211”即国家希望在21世纪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和专业。国家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整体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完成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美好的初衷在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某种形式的“异化”。在实施“211”过程中,人们普遍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崇拜,即只要是“211”就一定是好学校,不是“211”就肯定不是好学校,“211”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为此,家长和学生挤破头脑往“211”钻,学校千方百计往211名单里挤。但“211”的名单一共就那一百个左右,总归有一大批学校不能步入“211”的行列,一大批学生不能进入“211”学校。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就被人为地划分为“211”与“非211”的两极对立,甚至有的地区兄弟院校为争取一个“211”名额而搞得关系紧张,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被人为地划分为“三流九等”。因此,不管是在高校抑或企业的招聘中,“211”的学生就比“非211”的学生吃香,因为社会已经形成这样一种普遍的观念拜物教,即“211”学校都是好学校,“211”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但问题“211”学校就一定比“非211”学校高出十万八千里?“211”的学生就一定比“非211”的学生高的不行了?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吧!
其次,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数千年封建传统的等级划分的“出生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将人民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们很难进行纵向的社会流通。在封建社会中,社会出生就决定了人的一生。唯一能够打破这种必然性统治的就是通过参加科举,完成鲤鱼跳龙门的飞跃。当下,关于国家一个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错误理解和荒谬崇拜,在很大程度上与这种封建传统的糟粕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许多“非211”学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考上了“211”学校的硕士和博士。但是,在就业选择时不得不被他们的“贱民出身”(这是许多“非211”学生在面对“211”规定限制时,无奈自嘲的话语)而阻挡在十万百千里之外。本以为通过努力,进入“211”学校攻读硕士、博士,就可以摆脱束缚在他们身上沉重“非211”的十字架的想法,在现实面前丝毫没有任何作用。这种“211”与“非211”对立的现象,其实从本质上剥夺了教育的公平性。
最后,这种现象的形成与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滑坡直接相关。遥想20年前,莫说是一个硕士、博士(当时可谓凤毛麟角),就是一个本科生也是十分抢手。看今天,在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支撑下,各大学盲目扩招,本科人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各学校的招生规模一校比一校高。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了“大跃进”时期,各地拼着比放高产“卫星”。随着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张,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学生也纷纷拿到了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可谓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问题是,在盲目扩招与忽视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你、我、大家是真的好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校和企业招聘时,强调本硕博都是“211”学校的政策,实在也是无奈之举。随着研究生入学门槛的放低与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下降,研究生在社会上日渐饱和。社会对研究生的普遍质量都表示了怀疑,有的学校甚至推行2年学制的研究生教学,试想在短短2年时间内,究竟能完成何种科学研究任务呢?人们普遍觉得研究生入学较之于高考相对更加容易,因此看重本科学校为“211”竟成为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筹码。
“211”政策实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使得我们不可能以“整齐划一”的步伐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必须通过扶植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学科与国际接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学,以先发带动后发,最终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造成对“211”的错误崇拜。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打破这种虚幻意识形态的统治,首先从党和国家政策做起,不要过分、过度宣传“211”的优势,在实行“211”、重点扶植先进大学过程中争取做到一视同仁,尽量兼顾教育公平。其次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正确的人才观,只要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不管贡献大小与否,都构成了社会主义必不可缺的人才。企业和高校在招聘过程应该抛弃所谓“211出身论”的狭隘观念,真正从个人的整体实力出发,选人才、用人才,让人才真正发挥用武之地! |